“哎!你的钱我没法要啊!”崆峒区麻武乡城子村党支部书记纳军满脸抱歉地说道,隔壁村的宋忠义在抱怨了一会后遗憾地离开了。“我们现在的规模只能照顾到本村的村民,入股也只能收本村的,等我们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了就能吸收你们入股了。”纳军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解释道。
纳军所拒绝的是外村的村民要在城子村合作社入股。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后,城子村成立了宏鑫种植养殖合作社,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开展油料加工销售、中药材种植等多种经营方式,产业带头人、致富能人主动参与到了合作社的经营。目前,全村以资金入股6万元,土地入股7户115亩,实现农民变股东23户,其中贫困户17户,截至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.67万元,利润0.4万元。
城子村地处崆峒区麻武乡西部,属南部阴湿山区贫困村境内十万沟——大阴山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,森林覆盖率达34%;自然植被良好,气候宜人、空气清新;该村现有农户87户254人,有耕地2522亩,人均9.9亩,全村以种植小麦、胡麻、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为主。
土地,曾是庄稼人赖以生存的基础。随着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逐年递增,村里撂荒地越来越多。那么如何让这些荒地、坡耕地发挥出更大效益,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?崆峒区柳湖镇永红村借助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的“三变”改革契机,以明晖、沃沃、雪洋、俊铭、润迪、绿源等7家公司为产业支撑,对经营主体进行考察,并按照村情设计了独特的“三变”改革模式。
在运营模式上,柳湖镇永红村两委会成立了永兴农民专业合作社,吸纳了全村365户群众,将村上4500多亩林果地及村集体所有的道路和水坝入股到明辉、沃沃等企业,通过整合资源彻底把零散闲置的“死”资源变成了脱贫致富的“活”资产。以土地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,再由永兴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到企业,永红村逐步探索出了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抱团新模式,实现了整村入合作社,解决了农民种地效益不高,闲置土地等一系列问题,消除了群众的顾虑。
崆峒区柳湖镇永红村村民云中仪感慨地说:“‘三变’改革把我家荒废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,每亩地我还能赚300元,腾出的时间我可以出去打工挣钱,这是个好事。”
思想一变天地宽。今年49岁的段宗敏是崆峒区白水镇段堡村人,2016年,在外打工20多年的段宗敏回到家乡,成为了康泰公司的一名员工,今年他将自家闲置的耕地以土地流转方式入股到康泰公司。同时,他还在家门口打工,一年务工收入在2万元左右。
笔者还在花所乡信河村的绿康源设施蔬菜基地看到,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,一株株西红柿硕果累累,温棚内,工人们正抓紧采摘装箱。自“三变”改革以来,花所乡以“三变”+设施蔬菜+采摘体验为基本模式,将大棚按单元分配给以劳动力入股的农户,除每天60元的固定工资外,他们还可获得超出平均产量部分纯利润30%的分红;以技术和管理入股的农户,除固定工资外,还可获得超出产量部分纯利润20%的分红。
“三变”改革启动以来,崆峒区成立了领导小组,设立了专门办公室,在坚持“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、耕地红线不突破、农民利益不受损”四个原则的基础上,探索建立了农户联合、“三资”联股、企业联户、基地联产和融资担保“四联一保”的运行模式,全面推广“党支部+三公司一平台+产业联盟+龙头企业(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)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体系。为此,区上还成立了立信担保公司、农村产权评估鉴定服务公司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公司,在政策上、项目上、资金上、技术上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,从而真正让农民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、从“打工者”变为“股东”。
数据才是最有力证明。据了解,在“三变”改革试点中,崆峒区各乡镇结合实际,确定了牛、果、菜、劳务、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,精心筛选出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及专业大户等新型主体25家,新引进参与龙头企业5家。目前,该区“三变”改革参与农户达1524户,其中贫困户234户;已开展清产核资154个村,清查核实集体土地1.87万亩,清查核实集体资金(资产)2863.86万元;完成土地确权88.94万亩,已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200本,签订农民入股合同554份。
“下一步,崆峒区将借鉴贵州‘三变’改革经验,将农村‘三变’改革与乡村振兴、脱贫攻坚、生态文明结合起来,内外发力、点面并举、长短结合,以干求活、越干越活,变出农村欣欣向荣新气象。”平凉市委常委、崆峒区委书记陈铎说。
主办:中共崆峒区委 365bet中文网址
承办:崆峒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办公室
电话:0933-8215257 邮箱:wwwgskt@163.com
Copyright ? 2010 www.jshl00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标识码:6208020001 ICP备案:陇ICP备11000445号